2025-W15

本篇是对 2025-04-07 到  2025-04-13 这一周生活的记录与思考。

终于,我的考研结束了。不想做任何评价,只记录我整个过程的心路历程及变化。


一开始我其实并没有下定决心考研,反而因为母亲的劝说而抵触,前期在择校的时候还在思考自己考研的原因,用来作为我复习的动力。为什么会选择考东南大学?当时相对理由主要就是通信学科实力强,地区我也很向往,另外考研情况挺公正,不歧视双非。

最后的结果是一志愿战败,但现在回看过去,我一点也不后悔选择报考东南大学。在整个备考的过程里,我的学习状态是相对稳定的,情绪也还不错,在后面还偶然加入了非常好的研友群,大家的学习氛围非常好,会互相交流学习问题,分享资源,非常感谢群友的陪伴(虽然我很少发言,更多是在默默窥屏)。


在初试结束后,我就已经心灰意冷,知道自己没希望上岸,就想着那就找工作吧,但刚好过年了,在家躺了很长时间,那段时间已经没有多少记忆了,每天都不知道干嘛。

二月多出了成绩,我的状态也没有变好。我迫切地需要找点事情做,又想到了找工作的事情。先是做简历,做完简历就在各个招聘软件上发消息(说来好笑,我一开始连给 hr 发消息都不敢),但无一例外的没有回应。

后面返校,我和一些同学聊了聊她们的情况和打算,搭个伙一起去看招聘会。线下的招聘会我大概只参加了五六次,宣讲会只去过一个(没听完),有的规模大,来的企业多,有的小,能投的就一两个。期间我回家考驾照,错过了最大的那一场招聘会,听拿到 offer 的室友说她在那一场投了挺多。

总的来说,我找工作并不是特别积极。在这个过程里,我接到最多的是培训机构的电话,怎么说呢,像那种主动且话多的基本都是搞培训的。不过即使我知道他们不靠谱,我还是参加了两场面试,当作刷面试经验了。

满打满算我参加过两场相对正式的面试,一场投的是嵌入式软件工程师,先是线上做了笔试,后面在腾讯会议线上面试,不过因为我没有嵌软的相关项目,代码能力也不行,面试的过程后面就是纯聊天,后面果然没有后文。

另一个面试在最近,是一个校友推荐的微小企业,投的是应用工程师,个人感觉是技术型销售,产品是一些测控的仪器。这是我第一次线下面试,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,两个面试官(其中一个就是老板),两个面试者一起面。整个流程先是做了一个自我介绍。我甚至忘记说名字,还是学姐提出来的。然后是针对简历的一些随机提问,并没有问很多技术性问题,我感觉更注重沟通能力,临场反应。后面还让我们两个角色扮演,有点尴尬。最后是一个英语文本翻译。结果如何我还不知道,但我感觉自己的面试表现比预期好上不少(大概是因为前面的经验积累)。


调剂的过程远比我想象的煎熬和曲折。一开始我也没考虑调剂,后面我姐姐建议我能调剂还是先调剂,其他人的建议也是找工作和调剂两手抓,我听取了他们的意见,在三月底正式准备调剂。

说实话,这段时间最为焦虑,有种无从下手的慌乱。我先是搜寻了一些调剂的相关信息,买过近几年的调剂数据(感觉没什么用),还准备了英文自我介绍和个人简历。至于专业课,其实很难准备,我也算是个失败案例。我的调剂意向最后选了本地的几个普本,在调剂系统开放之前,我打电话询问了意向专业的调剂要求,得到肯定的回复后,我买了其中一个学校的资料,并开始复习,结果在开系统的前一晚,那个院校的群聊里说不招考信号的… 当时心情很崩溃,直接白准备了,同时又要再填一个。

八号凌晨系统开通,我填了三个意向学校,然后就睡觉了。等我醒来,上午有一个院校查看了,下午又有一个查看,还收到了上午那个院校的复试通知(10 号)。然后我就开始一心准备专业课,只有一天不到的时间考两门我初试没学的课。九号第二个院校也发了复试通知(11 号)。十号一天完成了复试,感觉自己已经尽力,心里终于放松下来,当时我心里想:无论结果怎么样,我的考研也算圆满结束了,该参与的不该参与的都参与了(笑)。其中有个小插曲:8 号的时候 hr 给我发了 9 号的面试通知,那我肯定没法过去,就问她 11 号可以吗,9 号的时候她同意了,我想第二个学校我也来不及准备就没去,而是去了这家公司的面试,很 drama 的是,面完之后,我就看到了第一个学校发的拟录取通知,yes!


不出意外的话,接下来就是新的阶段了。对研究生生活我还没有太多的了解,但我期望自己能顺利毕业,并在这个过程里继续学习,保持好奇,积极探索我的兴趣,不要稀里糊涂地混日子!(又是一个巧合,在写完这篇总结的时候,收到了那家公司的 offer)


2025-W15
https://yohakuo.github.io/2025/04/13/2025-W15/
作者
liuliu
发布于
2025年4月13日
许可协议